“铅衣玫瑰”的坚强抗癌路
来源:苏州欧瑞森防护科技有限公司 日期:2016-07-08 14:04:17 点击:2771 属于:行业动态
吴泳钧
年龄:53岁 籍贯:中山石岐
经历:介入手术室护士,从业37年,2013年患甲状腺疾病,甲状腺大部分被切除。2015年3月被诊断为乳腺癌,3月20日做完手术后,之后每隔21天就须做一次化疗,共做了8次化疗,治疗结束后第一时间返回护理岗位。
身患甲状腺疾病,大部分切除后两年又被诊断为乳腺癌,这样的厄运接二连三降至同一人身上,足以令人崩溃。但是,她没有被病魔打倒,每次术后恢复,仍坚持重返一线岗位,她就是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护士长吴泳钧。“很感谢还能继续工作,工作不会是我的负担,反而帮助了我,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。”“尽管身受疾病困扰,但她上班从未迟到过,还常常受到患者好评。”在吴泳钧同事眼里,她是一个充满正能量,将信念与爱带给其他患者的“铅衣玫瑰”。
一次手术八次化疗全身溃烂
炎炎夏日,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里,吴泳钧穿着长袖护士服,衣领高高裹着,做手术时甚至还要穿着重达20斤用来防辐射的“铅衣”,她的一身装扮总免不得旁人的注目。“多次化疗后,全身出现溃烂,刚开始时,担心露出来,患者可能会感觉不适,影响他们的情绪,所以即使是夏天我也会穿着长袖,把疤痕遮起来。后来我更加坦然面对自己所患的疾病,如果有患者问我怎么回事,我会告诉他们我是一个患癌护士,经常遇到一些比我的病还轻的患者,就会安慰他们说,只要你相信医护人员、积极配合治疗,心中存有一个信念,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。”吴泳钧说。
2013年,从事护理工作34年的吴泳钧没有预料到,自己的角色突然转换成了患者。她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疾病,“此后甲状腺大部分被切除。”厄运并未停止,2015年3月她又被诊断为乳腺癌,“虽然长期接触X射线,免疫力会相对低下,但由于我的身体一直都很好,突然得了癌症确实难以接受”,吴泳钧表示,由于自己又是医护人员,“病情自己都懂,比普通病人心里承受的压力会更大”。据吴泳钧介绍,经过大半天的心理斗争,她终于调整了过来,“疾病既然瞄上了我,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,虽然我所患的乳腺癌是其类型中不太好的那种,但我生性比较豁达,相信只要信任医生,积极接受治疗,就有机会战胜病魔”。
2015年3月20日做完手术后,之后每隔21天她就须做一次化疗,半年内共做了8次,“作为医护人员,同时也作为一名患者,我更能体会到患者的那种无助感,所以现在每次我跟年轻的护士们聊天时都会告诉他们,如果患者找你聊天不要觉得烦,其实他们是在寻求心理安慰”。吴泳钧指着手机中的溃烂的手掌照片告诉南都记者,事实上,化疗对她的影响极大,“最基本的影响是吃不下睡不着,上一级楼梯甚至都是一种奢望,更严重的是,由于化疗的并发症,身体整个一片片溃烂,整个咽喉都烂了,吞口水都不行,每天只能一点点地吸一些汤水维持体能”。
返工后拒绝调到轻松岗位
尽管深受疾病困扰,但是治疗结束后不到一个月,吴泳钧就回到岗位上。据悉,医院也曾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,也提出要帮她调到轻松一些的护理岗位上去,她都婉言拒绝。“我很爱这份工作、这个岗位,当我在病榻上时,就有一种愧疚感,感觉连累了身边的小伙伴们(同事),不能分担他们的辛苦”,吴泳钧表示,“这种心态支撑着我要赶快好起来”。“虽然得了这个病,无法知道自己的生命能有多长,但生命的宽度是我可以控制的,对我来说,这份工作是一种享受”。
“由于化疗,手指还未痊愈,她甚至只能用两指夹着笔来写字”,据吴泳钧的同事介绍,“她把我们这个科室当成一个家,每一位医护人员,每一位患者都是这个家的成员,有快乐也有温暖”。据该同事表示,“护士长只要身体能撑下来,就一定会坚守在岗位上,即使身体不适,也会在年轻后辈接手的情况下给予指导”。此外,同事们还发现,吴泳钧的服务还时常会赢得患者的好评,“只要是患者跟她聊天,她就会将自身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人”。“因为同样是患者,所以能感同身受。”吴泳钧说。
53岁的“最美医务人员”
“流水的医生,铁打的护士”,吴泳钧这样形容介入手术室的护士,“医生做完手术后就可以休息了,但护士则要紧接着接下一个手术”。由于劳动强度大,工作时需要穿重20多斤的“铅衣”,且长期接受较大辐射(X射线对腺体影响较大,男性相对女性生育压力较小),各医院的介入手术室往往多偏爱男护士,但1979年,16岁的吴泳钧偏偏就选择了这个岗位,作为一名“女汉子”一干就是37年。“目前我们科室有4男、2女,6个护士,除了我,基本都是90后,我们也不存在夜班和白班,就是三班倒,8点到16点,16点到23点,23点再到第二天早上8点,每日如此,虽然辛苦,但过得很充实”。
昨日,在介入手术室,南都记者看到医护人员均穿上20多斤的铅衣上岗,抢救时每个人都汗流浃背,“每天经历十几台手术,多时甚至20几台”,据吴泳钧表示。由于长期穿着“铅衣”,行内有一个说法,介入手术室的医生是“铅衣战士”,护士则是“铅衣玫瑰”。昨日是第105个国际护士节。中山市近日举办了纪念国际护士节暨“最美医务人员”颁奖活动,吴泳钧成功当选“最美医务人员”。
知多D
中山每1000人口配备2.5名护士
昨日,南都记者从市卫计局获悉,近年来,中山市护理队伍不断壮大(现有在册护士10989人,较2013年8762人增长了25%),护理服务模式不断创新,护理服务质量、护理管理水平明显提升。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、职称比例已大大提高(较2013年,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增长了34.29%,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增长了11.56%)。
据中山市护理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,中山白班护士平均每班照顾患者8-15名,夜班护士则平均每班照顾患者30-40人。夜班护士每人每周上一班,如遇特殊情况,会出现两个星期三个夜班的情况。中山每1000人口配备护士达2.5名,“在省里面排前,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”。
据悉,由于护士职业的工作环境、工作性质及工作量等因素,这份职业产生静脉曲张、腰肌劳损、消化道疾病的情况比较多,“急诊、手术室、监护室的护士尤甚”。
苏州欧瑞森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法登记注册的(苏州市吴中区工商局注册号9132050634655158X9),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苏同黎公路3353号。欧瑞森专业从事医用X射线防护用品的销售,是德国REGO X-Ray Gmbh医用射线防护用品中国区总代理商,主要产品有:防辐射裙(铅衣)、 防辐射帽、防辐射围领、医用射线防护眼镜等X射线防护产品。产品具有防护性能可靠、活动自如等诸多优点。产品均通过欧盟CE认证以及ISO9001的质量体系认证。通过欧盟EN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.第1部分: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 EN61331-1:2014和 医疗诊断X射线防护装置.第3部分:性腺防护服装和防护装置EN 61331-3:2014的性能检测。
年龄:53岁 籍贯:中山石岐
经历:介入手术室护士,从业37年,2013年患甲状腺疾病,甲状腺大部分被切除。2015年3月被诊断为乳腺癌,3月20日做完手术后,之后每隔21天就须做一次化疗,共做了8次化疗,治疗结束后第一时间返回护理岗位。
身患甲状腺疾病,大部分切除后两年又被诊断为乳腺癌,这样的厄运接二连三降至同一人身上,足以令人崩溃。但是,她没有被病魔打倒,每次术后恢复,仍坚持重返一线岗位,她就是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护士长吴泳钧。“很感谢还能继续工作,工作不会是我的负担,反而帮助了我,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。”“尽管身受疾病困扰,但她上班从未迟到过,还常常受到患者好评。”在吴泳钧同事眼里,她是一个充满正能量,将信念与爱带给其他患者的“铅衣玫瑰”。
一次手术八次化疗全身溃烂
炎炎夏日,市人民医院介入手术室里,吴泳钧穿着长袖护士服,衣领高高裹着,做手术时甚至还要穿着重达20斤用来防辐射的“铅衣”,她的一身装扮总免不得旁人的注目。“多次化疗后,全身出现溃烂,刚开始时,担心露出来,患者可能会感觉不适,影响他们的情绪,所以即使是夏天我也会穿着长袖,把疤痕遮起来。后来我更加坦然面对自己所患的疾病,如果有患者问我怎么回事,我会告诉他们我是一个患癌护士,经常遇到一些比我的病还轻的患者,就会安慰他们说,只要你相信医护人员、积极配合治疗,心中存有一个信念,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。”吴泳钧说。
2013年,从事护理工作34年的吴泳钧没有预料到,自己的角色突然转换成了患者。她被诊断患有甲状腺疾病,“此后甲状腺大部分被切除。”厄运并未停止,2015年3月她又被诊断为乳腺癌,“虽然长期接触X射线,免疫力会相对低下,但由于我的身体一直都很好,突然得了癌症确实难以接受”,吴泳钧表示,由于自己又是医护人员,“病情自己都懂,比普通病人心里承受的压力会更大”。据吴泳钧介绍,经过大半天的心理斗争,她终于调整了过来,“疾病既然瞄上了我,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,虽然我所患的乳腺癌是其类型中不太好的那种,但我生性比较豁达,相信只要信任医生,积极接受治疗,就有机会战胜病魔”。
2015年3月20日做完手术后,之后每隔21天她就须做一次化疗,半年内共做了8次,“作为医护人员,同时也作为一名患者,我更能体会到患者的那种无助感,所以现在每次我跟年轻的护士们聊天时都会告诉他们,如果患者找你聊天不要觉得烦,其实他们是在寻求心理安慰”。吴泳钧指着手机中的溃烂的手掌照片告诉南都记者,事实上,化疗对她的影响极大,“最基本的影响是吃不下睡不着,上一级楼梯甚至都是一种奢望,更严重的是,由于化疗的并发症,身体整个一片片溃烂,整个咽喉都烂了,吞口水都不行,每天只能一点点地吸一些汤水维持体能”。
返工后拒绝调到轻松岗位
尽管深受疾病困扰,但是治疗结束后不到一个月,吴泳钧就回到岗位上。据悉,医院也曾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,也提出要帮她调到轻松一些的护理岗位上去,她都婉言拒绝。“我很爱这份工作、这个岗位,当我在病榻上时,就有一种愧疚感,感觉连累了身边的小伙伴们(同事),不能分担他们的辛苦”,吴泳钧表示,“这种心态支撑着我要赶快好起来”。“虽然得了这个病,无法知道自己的生命能有多长,但生命的宽度是我可以控制的,对我来说,这份工作是一种享受”。
“由于化疗,手指还未痊愈,她甚至只能用两指夹着笔来写字”,据吴泳钧的同事介绍,“她把我们这个科室当成一个家,每一位医护人员,每一位患者都是这个家的成员,有快乐也有温暖”。据该同事表示,“护士长只要身体能撑下来,就一定会坚守在岗位上,即使身体不适,也会在年轻后辈接手的情况下给予指导”。此外,同事们还发现,吴泳钧的服务还时常会赢得患者的好评,“只要是患者跟她聊天,她就会将自身的正能量传递给他人”。“因为同样是患者,所以能感同身受。”吴泳钧说。
53岁的“最美医务人员”
“流水的医生,铁打的护士”,吴泳钧这样形容介入手术室的护士,“医生做完手术后就可以休息了,但护士则要紧接着接下一个手术”。由于劳动强度大,工作时需要穿重20多斤的“铅衣”,且长期接受较大辐射(X射线对腺体影响较大,男性相对女性生育压力较小),各医院的介入手术室往往多偏爱男护士,但1979年,16岁的吴泳钧偏偏就选择了这个岗位,作为一名“女汉子”一干就是37年。“目前我们科室有4男、2女,6个护士,除了我,基本都是90后,我们也不存在夜班和白班,就是三班倒,8点到16点,16点到23点,23点再到第二天早上8点,每日如此,虽然辛苦,但过得很充实”。
昨日,在介入手术室,南都记者看到医护人员均穿上20多斤的铅衣上岗,抢救时每个人都汗流浃背,“每天经历十几台手术,多时甚至20几台”,据吴泳钧表示。由于长期穿着“铅衣”,行内有一个说法,介入手术室的医生是“铅衣战士”,护士则是“铅衣玫瑰”。昨日是第105个国际护士节。中山市近日举办了纪念国际护士节暨“最美医务人员”颁奖活动,吴泳钧成功当选“最美医务人员”。
知多D
中山每1000人口配备2.5名护士
昨日,南都记者从市卫计局获悉,近年来,中山市护理队伍不断壮大(现有在册护士10989人,较2013年8762人增长了25%),护理服务模式不断创新,护理服务质量、护理管理水平明显提升。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、职称比例已大大提高(较2013年,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增长了34.29%,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增长了11.56%)。
据中山市护理学会提供的数据显示,中山白班护士平均每班照顾患者8-15名,夜班护士则平均每班照顾患者30-40人。夜班护士每人每周上一班,如遇特殊情况,会出现两个星期三个夜班的情况。中山每1000人口配备护士达2.5名,“在省里面排前,超过广东省平均水平”。
据悉,由于护士职业的工作环境、工作性质及工作量等因素,这份职业产生静脉曲张、腰肌劳损、消化道疾病的情况比较多,“急诊、手术室、监护室的护士尤甚”。
苏州欧瑞森防护科技有限公司是依法登记注册的(苏州市吴中区工商局注册号9132050634655158X9),公司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甪直镇苏同黎公路3353号。欧瑞森专业从事医用X射线防护用品的销售,是德国REGO X-Ray Gmbh医用射线防护用品中国区总代理商,主要产品有:防辐射裙(铅衣)、 防辐射帽、防辐射围领、医用射线防护眼镜等X射线防护产品。产品具有防护性能可靠、活动自如等诸多优点。产品均通过欧盟CE认证以及ISO9001的质量体系认证。通过欧盟EN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.第1部分: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 EN61331-1:2014和 医疗诊断X射线防护装置.第3部分:性腺防护服装和防护装置EN 61331-3:2014的性能检测。
上一INDUSTRY NEWS:国产铅衣和原装进口铅衣有哪些主要区别?
下一INDUSTRY NEWS:在强辐射下含泪坚守 医院拍MV致敬“铅衣玫瑰”
随机推荐
《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》标准摘要解读
将于2014年5月1日实施的《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》 (GBZ 130-2013),是国家卫生计生委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》、组织制定并发布的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
了解详情>防X射线手套的技术要求
1、分类和设计要求 医用X射线防护手套有二类: 一类是普通防护手套,供放射工作人员透射时挤压、触摸病人使用,其铅当量分0.25、0.35和0.5mmPb三种; 另一类是骨科防护手套,专供骨科医生佩戴在X射线视下做骨折复位用,其防护厚度为0.15mmPb,对医用诊断X射线的屏蔽效率定在90%左右;
了解详情>无影灯下,他穿着铅衣单腿站了2小时
做医生说话要算话,如果我不来做手术,孩子就要再等待排期,或者转院。时间拖久了更不好,我也是父母,我了解父母的着急和心疼。”
了解详情>心脏介入医生穿铅衣上手术台 衣服都能拧出水
有人说,心脏介入医生的工作是在“拿命换命”。他们在手术台上帮助病人与死亡赛跑,自己却不得不长时间暴露在射线之下。为了保护自己,他们必须穿上20多斤的铅衣,戴上4斤重的铅围脖以及笨重的铅眼镜,阻隔部分射线。
了解详情>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天然辐射防护分会在南京召开筹备成立大会
2016年5月25日,中国辐射防护学会天然辐射防护分会在南京召开成立大会。本次大会汇聚了近100名来自天然辐射防护领域的专家学者。
了解详情>